心之所向 The Place Where the Heart Goes
「我們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本身;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。我們的視線不斷搜尋、不斷移動,不斷在它的周圍抓住什麼,不斷建構出當下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景象。」
—《觀看的方式》約翰‧伯格 --
對於自己所身處的這片土地與存在於其中之間的連結為出發,在觀看與被觀看的這段過程,它通過我的身體所進行轉換的模式成為一種省思,而繪畫成為重新再現的方式,是個人內在所嚮往的風景與最佳狀態。
我們與這世界保持著距離、失去溫度、尋求溫度的管道,口罩宛如面具般畫起了一道界線,馬郁芳《心之所向》闡述現代日常生活中手機自拍模式作為發想,儘管鏡子反射真實的自己,透過鏡子和鏡頭重新再現個人形態的反射性,使自拍成為一種嘗試擁有自我控制與自我決定的功能,以某種姿態被紀錄的行為。將「人」的樣貌結合山巒與文化化作彩衣,呈現個人內心對於自然、土地與文化的嚮往,鏡中反射的人像,進一步化身成為畫中正在自拍的那一位。科技電子產品取代了我們面對面溝通的管道,取而代之成為建立關係的替代品,透過螢幕我們以為從未失去,但是其實感知能力正在一點一點地消失當中,當末梢神經被痲痺的我們,心也跟隨著被封存。